英国229名科学家 英国疫情229名科学家联名反对
作者:chunzhi 发布时间:2020-03-183月14日,英国卫生当局发布的最新数字显示,英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累计已达1140例,较前一天公布的数字增加342例,累计死亡病例数较前一天翻倍,达21人。
“理论是理论,实际情况还有待于观察,不同国家有不同制度、国情,应对策略有所不同。英国还有时间,如果发现不可行,会再转变措施。”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学教授胡善联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说。
但是,不同传染病病毒的群体免疫门槛有所差异。天花、麻疹等疾病需要的群体免疫比例高达80%到90%。英国政府的专家组目前认为,如果有60%的居民通过轻症感染新冠病毒后自愈或疫苗注射获得免疫能力,就可满足“群体免疫”的标准。
这一策略被网友调侃为“以身试毒”、“视死如归”,甚至有网友将其比作“麻疹排队”,这是一种流行与欧美民间的做法:家长邀请麻疹感染者和自己的小孩一起玩耍,让孩子感染麻疹,从而产生抗体。
群体免疫门槛的计算取决于病毒基本传染数R0,即一个病人平均传染的人数。“R0值越高,要形成群体免疫所需的感染比例就越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宁毅解释说, 新冠病毒R0值在3~4之间,那么,目前大部分论文研究显示,超过60%的人群被感染并形成免疫力后,单个感染者的传染人数才会小于1,即R0
“‘延缓’的做法实际上是将感染的波峰后移,延长流行期,降低峰值,类似于正态分布,按英国的推算,短期流行造成一个感染高峰的死亡率和长期、低高峰的死亡是相对一致的。”宁毅说,降低峰值理论上确实可以避免医疗挤兑,更合理地利用医疗资源。
但这其中也有一个问题,新冠病毒肺炎是新发疾病,很多数据还不被掌握,究竟感染多少病毒才产生免疫力又不发病,现在还找不到这个阈值。宁毅举例说,理想状态是这个阈值范围比较大、好把控,但如果阈值范围小,假如为100~101,一不小心就会被感染成重症。根据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现状,治疗时间长,到时又会占据医疗资源。
“英国准备了一个剧本,但病毒万一不按剧本演怎么办,这是大家现在担心的。”宁毅说。
按英国目前6700万人口计算,60%感染,即4000万人口,按英国保守估计的1%发病率,即40万人超出免疫“阈值”不幸中招,根据世卫组织官员最新公布的3。4%全球病死率计算,即1。36万人将可能在这场“试验”中死亡。
“英国以拖延手段来达到群体免疫上升来终止新冠病毒流行,是非常被动的选择,其结果可能是今天的意大利,从新冠病毒的高致死率来考虑,这个策略是不人道的。”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流行病学资深终身教授张作风评价道。
宁毅分析,“遏制-延缓-研究-解决”的思路没错,关键是措施没有落实,遏制阶段的限制力度不够,出于保护隐私等目的,也无法追踪、公示感染者信息,因此,延缓的目的便无法达到,第三阶段寄托于一款神奇药物的,可行性并不高,即便现在研制出疫苗或特效药,也还需三期临床试验,夏天到来之前,临床用药的可能性不大。
根据新冠病毒感染人数-时间曲线图,前期经历漫长、平缓的累积后,会在某个时间点突然爆发,翻倍上涨。“目前英国还有时间进行管理,再观察一个星期,数据可能会有明显变化。”宁毅补充说,按惯例,英国会向美国看齐,美国已于13日宣布进入紧急状态,限制航班,关闭学校,“英国或许很快也会有所动作。”宁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