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搬离中关村 ofo中关村交易所悄悄搬离
作者:chunzhi 发布时间:2019-09-19寻求出路
尽管日益艰难,但创始人戴威还在坚持,希望为ofo寻求出路。不过,因为拖欠供应商和用户欠款和押金,失信的ofo自救之路并不顺畅。
一位内部人员向Tech星球讲述的一个细节,恰如其分说明了戴威当前的困境。戴威到外地出差,因为子公司东峡大通被列入被执行人名单,法院作出了“限制消费令”,无法乘坐高铁和飞机的戴威,不得已和工作人员坐了10多个小时的普通列车前往当地。
断臂求生并未能改变ofo现状,内部转型的ofo在尝试多种模式,以求翻身。
一是代理模式。比如,ofo可能会退出部分城市,并将该城市的自行车业务代理给其他单车公司。从2018年末开始,ofo陆续在威海、泰安等城市试运行代理模式,以此来降低共享单车的线下运营成本。目前,ofo正在三四线城市推行这种轻资产模式,也算是ofo精细化运营的一种手段。二是做传统的自行车。但上述离职员工并不看好这样的模式,“现在已经有做的很好的公司了,以ofo的现况,很难做起来。”
三是智能电动车。据称该智能电动车项目要对标小牛,意图在产品、体验以及智能化程度方面超越小牛智能电动车。内部知情人士认为,“最有可能的做法是,ofo提供平台服务,与硬件供应商进行分成。”此前,为了退押金、偿还供应商欠款,盘活公司,ofo已经尝试过一系列的举措奋力求生,比如,试水P2P、卖线上线下广告、公众号接广告、涉足电商领域、试水滑板车,以及变卖公司资产等等,“公司鼎盛时期给员工配置的2000块一套的可升降办公桌,后来基本上把能卖的都打折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