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王坚当选院士 王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者:chunzhi 发布时间:2019-11-24两院院士向民企敞开大门,背后原因多重,首先是两院院士推选制度的落实完善。院士推选归根结底讲究的是学术贡献,“出身”因素本来就不应该占过大比重。王坚入选,显示出院士人才标准正在朝着更多元化、更公平的方向发展。
其次,王坚入选和百位民企候选人的出现,显示出对民营企业贡献的肯定及尊重,同时也体现出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立场。王坚的当选令在民企供职的科研人才看到了科研路上一条新的上升通道,自我价值实现的想象空间也大大扩展。从这个角度讲,鼓励民企科技人员参选院士,必然会增大民企对科技人员的吸引力。
从更大的背景看,王坚入选院士实际上反映了国家主流科研阵营对民企科技创新实力和能力的认可。改革开放四十余年,虽然民企一直在壮大,但由于种种原因,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民企主要还是集中精力于财富创造和积累,而对研发投入较少。但随着中国科技业尤其是互联网业的崛起,近年来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民企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中国有越来越多的战略级技术如5G、AI、云计算、自动驾驶等,都正在被民营科技创新力量所引领,而且绝大多数流程都是在阿里巴巴、华为这样的的民营科技企业中发生。民营企业因其身处市场第一线、更灵活的制度、与用户更近的距离等,而在很多领域拥有科研院所不具备的优点,对国家创新体系形成必要的补充。
从这个角度讲,国家科技体制创新改革过程中,必须正视民营企业的科研力量,民营企业也必须被融入到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来。事实上,王坚当选院士只是其表征之一,这一进程早已深入展开。比如发展人工智能已是国家战略,而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其担纲者即阿里、腾讯、百度、科大讯飞这四大民营企业。未来将有更多民营企业牵头承担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民企科研力量正成为国家科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