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店刷单被要求补税 网店刷单被要求补税详情
作者:chunzhi 发布时间:2020-06-14刷单数据也会被要求补税
一款产品如何在短时间成为电商平台的百万销量爆款?不同商家给出的答案出奇的一致:靠刷单。
刷单是店家付款请人假扮顾客,用以假乱真的购物方式提高网店的排名和销量获取销量及好评吸引顾客。
刷单,也就是虚假交易。
多年来,电商刷单,已经成了电商商家中普遍存在的行为,屡禁不止。
刷单门槛低、收益高,提升销量和信用度,带来流量、制造爆款最有效,也是成本最低的手段。
电商界流传这样一句话:“做电商,刷单是死,不刷单死的更快”。为了获取更多流量曝光机会,很多商家都会利用“刷单”来提高自己店铺、商品权重,继而达成交易。如果是刷出来的销量,那么针对这一收入,也是有纳税义务的,你还敢刷单吗?
2019年1月1日《电商法》正式实行,将税收问题纳入《电商法》范畴,明确了税收范围、缴纳主体等。此后,不管是淘宝还是京东上的卖家,都需要依法缴税。电商法的实行让税务机关在税务稽查上有了法律依据。
不过,此前相关审查并不算严苛,很多商家普遍通过刷单等行为钻空子,能少缴税就少缴。
据澎湃新闻,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范子英对分析称,此前平台数据与税务部门间不完全开放,一些企业利用了这点进行逃税。现在大数据时代来临,税务部门有条件获得完整的电商平台数据,“一家网店一年到底有多少营收,很容易看到。”
有税务部门负责人近日也公开表示,税务部门现在可以发挥大数据优势,优化“统筹扎口、智能识别、网上推送、自查自纠、全程监督”的全闭环网上税收风险管理新模式。
据了解,该局对内破除各系统间壁垒,整合了上亿条纳税人开票、运费、金额等数据;同时深化跨系统、跨领域税收合作,多渠道共享市场监管、公安、社保等部门的第三方数据和互联网信息,建成涵盖2。36亿条外部数据的数据仓库。
大数据时代,传统上向网店商家征税的盲点已不复存在。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税专家葛玉御表示,电商平台的商户销售商品,如果消费者不要求开具发票,商户不会主动开票,向税务局申报收入往往显著低于实际销售收入,有逃税风险。
葛玉御指出,近几年,税务局通过网络爬虫等技术提高了大数据税收治理水平,同时加强了与电商平台企业的合作,可以获取平台统计的销售收入,从而借助大数据比对分析,发现企业可能存在的逃税问题。
据新浪科技,一位在电商平台做运营的王女士表示,如果以刷单的数据进行缴税,比如13%的税点,刷了100块钱的东西,就要再加13块钱的费用,现在淘宝或者天猫的一些卖家,利润率根本就没有这么高,因为很多卖家是做性价比和低价的。“淘宝搜索销量在前的,基本上都不是价格很高的,是那种性价比较高的商品,其利润就没有那么高,商家自然也承担不了这么高的税额费用,因为之前不用缴税,可能利润在10%。现在如果要交13%的税,等于在赔钱。”
有会计机构举例:假如一家电商企业,不考虑其他问题,2019年少计收入2260000元的话,需要补税78。34万元。这还没算滞纳金与其他罚款。
“全部收入里可能有一部分是我们花钱刷出来的,其实并没有产生这么大的交易额,现在要求对这部分收入缴税,实在是有苦说不出,因为刷单行为在平台是不允许的,我们很难去证明,左右为难。”一名网店老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