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生鲜为何频中招 进口冷冻生鲜外包装为何频中招
作者:chunzhi 发布时间:2020-08-14被检出新冠病毒的进口冷冻生鲜外包装上,就像被污染的电梯按钮、门把手一样,可能是沾染了感染者的飞沫等。而如果生产地疫情没完结,从业人员被感染的风险就高,食品表面被污染的风险就高。国外不少地区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劳动密集型的食品加工厂很难以独善其身,但如果不在源头上杜绝污染,就会不断有冷链食品和包装被检出阳性。
处理食材要注意关键环节卫生
基于进口冷冻生鲜外包装频繁检出新冠病毒的事实,深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芜湖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等通报主体均提醒消费者谨慎购买进口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同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减少聚集降低感染新冠病毒风险。
目前全世界还没有发现食品传播新冠病毒的报道,“有大量的科学数据表明,食品不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但有可能被污染。”基于现有证据,冷冻水产品和冷藏肉类食品作为传染源可能性非常小。
在进口冷冻生鲜被新冠病毒污染的事件中,风险最大的还是食品与餐饮行业的从业人员,吃客风险很低。但消费者也要做好防护,定期打扫冰箱、消毒厨房接触过食品的部位等,不要买来路不明的走私冷冻品。
对于疫情背景下,如何妥善处理食材,6月18日,国家卫健委网站曾发布《低风险地区夏季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修订版)》(简称《指南》),指出处理生肉、生水产品等食品时应格外小心,避免交叉污染,放入冷冻层前最好先分割成小块、单独包装,包装袋要完整无破损;食物要煮熟、烧透,尽量不吃生的水产品等;生熟食品分开加工和分层存放;提倡分餐、使用公勺公筷。
《指南》还指出,家庭制备食物时要注意关键环节卫生。特别是处理生的肉、禽、水产品等之后,要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不要在水龙头下直接冲洗生的肉制品,防止溅洒污染。购买、制作过程接触生鲜食材时避免用手直接揉眼鼻。
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传染病更是如此,如果消费者个人想要‘绝对’避免风险,只能不吃进口冷冻生鲜。”而相比消费者,进口商更应做好冷冻产品的表面消毒,经营者也要注意做好基本卫生。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生鲜电商规模约2424亿元;2019年,我国电商交易额保持稳定增长,根据生鲜电商以往的增长情况估计,我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约288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