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8.86米!珠峰新高程公布 2020珠峰高程
作者:chunzhi 发布时间:2020-12-095月27日11时,8名攻顶队员次落、袁复栋、李富庆、普布顿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罗布、洛桑顿珠,成功从北坡登上珠峰峰顶。
5月27日13时30分,8名队员完成峰顶测量任务,开始下撤,在峰顶共停留约150分钟。
据介绍,登顶珠峰后,测量登山队员在峰顶竖起测量觇标,使用GNSS接收机通过北斗卫星进行高精度定位测量,使用雪深雷达探测仪探测了峰顶雪深,并使用重力仪进行了重力测量。这也是人类首次在珠峰峰顶开展重力测量。
与此同时,在珠峰周边海拔5200米至海拔6000米的6个交会点,测量队员瞄准峰顶觇标同步开展峰顶交会测量和GNSS联测,获取珠峰高程测量数据。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孙和平在文章中介绍,此次珠峰顶的重力测量,将显著提升珠峰地区大地水准面的精度,因此,这次珠峰高程测量的精度将达“史上最高”。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任务中应用的国产北斗卫星定位接收机、峰顶重力测量仪、雪深雷达、航空重力仪等核心装备,都由我国自主研发,5G基站也首次在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开通。
测量结果助力地球科研
据自然资源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主任郭春喜介绍,为了尽快精算得到珠峰高程成果,所有项目参与人员加班加点工作,仅用时3个月就完成了整个数据处理工作,并完成了院、局两级检查,联合尼方、中科院以及专家学者团队进行珠峰高程综合确定,组织开展成果验收。
据悉,此次珠峰高程测量的成果可用于地球动力学板块运动等领域研究。精确的峰顶雪深、气象和风速等数据,将为冰川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重力测量成果,则可用于研究珠峰地区区域地球重力场模型的建立和冰川变化、地震、地壳运动等问题。
电影《攀登者》中有句台词:我们自己的山,自己要登上去,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地球之巅”正在人类努力和科技进步下逐渐揭开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