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封丘学生营养餐事件 盘点学生营养餐事件
作者:chunzhi 发布时间:2021-11-27过渡阶段多临时措施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项目主管薛文俊表示,他们调查发现,在中央营养改善经费下拨后,部分地方政府拖延下拨补助款,甚至“临时挪作他用”,导致一些学校为钱发愁,阻碍了营养餐改善计划的推行。甚至有的校长乐于接受供货商的回扣攻势,购买牛奶、面包、沙琪玛了事。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偏远地区在落实营养改善计划过程中,绝大数学校没有专业营养师,地方政府、学校和家长对科学、合理膳食结构等营养知识缺乏了解,“营养餐”并不足够营养。
一些基层教育工作者反映,目前食堂工勤人员缺乏,聘请人员又没有财力保证,在当前的“过渡阶段”,只有动员所有教师参与,占据了教师一定的精力,教师压力进一步加大,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教学质量。贵州省麻江县碧波小学副校长邓熙斌说,现在有的教师既负责食堂管理,又负责教学,不知道该怎么计算工作量,有教师问起时,只能以“先干着再说吧”来回应。
贵州省龙里县教育局局长魏明说,自从启动营养餐计划以来,天天在琢磨如何实施好,跟很多教师、校长交流时,他们也反映压力大,“我们只能投入100%的精力,但不敢保证100%的安全”。
在一些偏远山区,受交通、食堂设施等条件限制,学校集中采购原料、加工营养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贵州省龙里县摆省乡小学距县城约50公里,因路况差有近2个小时的车程,为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学校联系全乡其他小学一起集中到约70公里外的贵阳市花溪区一家大型超市采购蔬菜、肉类等。由于山高路远,学校每周只能采购一至两次,采购的原材料多为萝卜、白菜、莲花白、土豆、木耳等耐储存的蔬菜,肉类则每周采购一次,放在大冰箱里冷藏。摆省乡中心小学校长王应南告诉记者,他最担心夏天温度高,蔬菜、肉类等不能长时间储存,而就地采购又担心质量不过关,还有索求票据难等问题。
由于营养改善计划刚开始大面积实施,无论政府、学校都缺乏足够的准备,在资金划拨、政府购买、学校购买、记账方式、食料保管储存、财务监管等方面缺乏规范和细则,也缺乏经验,更缺乏有效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