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特效药背后的生意 新冠特效药最新消息
作者:chunzhi 发布时间:2022-12-28比如,真实生物的中症新冠患者的研究数据严重偏少,在俄罗斯仅有314名样本,从这些数据的样本中可以看出,阿兹夫定的疗效比较显著,在用药7天后,用药组40。43%的患者症状有改善,而安慰剂组只有10。87%。数据看似喜人,但因缺乏足够的样本支撑,并不被更多的业内人士所接受。
同样,阿兹夫定在巴西招募的样本,也只有140例,以如此偏低的数据样本得出结论,显然有违医学常理。作为对比,Paxlovid的临床试验招募了2246名受试者,是阿兹夫定受试者的5倍,Molnupiravir的临床试验招募了1400余人,是阿兹夫定受试者的3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2013年颁布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规定,三期临床的最低样本为300例,阿兹夫定虽然达到了这一标准,却因为样本基数太小而被医学界质疑。
阿兹夫定之所以被质疑,是因为根据阿兹夫定的上市审评报告,其遗传毒性和生殖毒性无法忽视。除此之外阿兹夫定还有诸多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困倦的神经系统疾病、转氨酶升高,血尿酸水平升高的肝肾功能异常以及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同样属于副作用较多的药品范围。
BT财经了解到,在互联网医院可以轻松购买阿兹夫定,只需提供核酸或抗原阳性结果照片,就可一键下单。而作为处方药,这样的销售显然是有违国内处方药的相关规定。负责阿兹夫定商业化的复星医药称,目前正与多家互联网医疗平台接洽合作,多渠道实现可及性,进一步满足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居家治疗需求。
一个利好消息是,2022年12月12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发布《关于做好新冠肺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通知》,明确医疗机构可在线开具治疗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处方,鼓励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将药品配送到患者家中。这是对互联网医院的一次开闸信号,或将改变处方药未来的销售模式。
虽然真实生物拿下了国产新冠口服药首药的桂冠,但其面临的竞争并不小,众多药企同样看中了新冠药物的巨大市场,开始紧随其后,旺山旺水/君实生物VV116、开拓药业普克鲁胺的进展较快,有望成为下一款获批的国产抗新冠口服药。
普克鲁胺和VV116目前均处在III期的不同阶段。2022年4月,开拓药业公布了普克鲁胺治疗轻中症的III期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最终关键结果。数据显示,普克鲁胺有效降低新冠患者的住院/死亡率。2022年5月,君实生物披露公告称,VV116在一项对比Paxlovid用于轻中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治疗的III期注册临床研究。这两家的三期临床数据样本远高于真实生物,这对真实生物是巨大挑战。
“当时真实生物能拿下第一个获批的新冠口服药,出乎业内很多人的意料,因为无论是从财力还是实力上看,君实生物、前沿生物还是先声药业以及开拓药业都比他有实力,而新冠随着病毒毒株的变异,未来将长期存在,新冠药物的市场极为庞大。”一位不愿具名的医药行业人士对真实生物能拿下第一个审批,表示很意外。
值得一提的是,君实生物和开拓药业都是上市公司,其雄厚的财力支持,恐远非真实生物可比,真实生物目前尚在谋求上市。截至12月26日,君实生物的总市值347亿港元,开拓药业的总市值为49亿港元,其中君实生物的股价上涨4。14%,股价为35。25港元/股。
目前来看,阿兹夫定的口碑并未因为低价而达到预期,这或和真实生物尚未上市,自身实力受限有一定关系,但其他药企纷纷进入,对国产新冠口服药将是极大的推进。
新冠药物前景广阔
2022年1月19日,世卫组织突发卫生事件规划执行主任Mike Ryan,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在线会议上指出,奥密克戎迅速传播之下,很可能还会出现新的变异株,经过变异后,新冠病毒彻底消失的可能性基本为零,人类终究要和它共存。这意味着未来新冠药物将是全球人类都几乎必备的药品,这无疑催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相关行业前景看好。
疫情以来新冠相关药物的需求增长旺盛,市场规模增长迅猛。据方正证券评估,中国未来三年将完成覆盖10%总人口的药物储备,大概有1。5亿人拥有新冠口服药的储备。2023-2025年采购量将达到3000万份、5000万份、6000万份,但因行业竞争和研发力度的加大,新冠口服药单价或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对应价格为600元/疗程、300元/疗程、150元/疗程,3年合计依然高达420亿元。
对于国内第一个获批的阿兹夫定特效药,首创证券给出的市场空间为30亿元左右,上游原料药市场按5%-10%计算约为1。5亿-3亿元,下游分销配送市场按5%-8%计算约为1。5亿-2。4亿元。如果按方正证券的预测,420亿元以上的市场规模中上游原料药市场约为21亿-42亿元,下游分销配送市场约为21亿-34亿元。其他相关产业链也均能从中获得一定收益,对整个相关产业链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而针对一年多以来,仅有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获批的事实,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和国内药企的基础研究能力相对较弱有关。“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成为国内研发出第一款新冠口服药,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考虑到国内巨大市场需求,未来新冠口服药领域的跨企业合作、对外授权和CXO可能性很大。”
不可否认的是,国内药企的相关动作并不快,但对药企来说,新冠药物将是难得的弯道超车机会。毕竟在新冠灭活疫苗的相关领域,已经成功催生出两家年盈利数百亿的药企,而从市场体量上看,新冠口服药的利润相比疫苗只高不低。
即便短期内的新冠药物因为研发投入太大而无法盈利,但通过热点营销带来口碑的提升以及在资本市场关注度的提升,都对医药行业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此外还带动了国内药企的研发投入大大增加,推动了临床试验以及相关人才的积累,改善了国内药企的应急能力。
目前辉瑞和真实生物已经走在前面,众多药企也在争先恐后进入赛道,未来通过良性竞争,真正对新冠有特效的国产低价药品或在不久后问世,这对饱受疫情折磨的国人来说,将是莫大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