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丹回应秦孔之争 孔丹回应秦孔之争详情
作者:chunzhi 发布时间:2019-07-21孔丹谈“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这是件艰苦而有意义的事
凤凰网财经:2014年8月,在您的倡导下,中信集团成立了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您亲自担任理事长,为何成立这个基金会?您目前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对于未来中国学派的发展,有什么建议?
孔丹:十八大以后,国家面临着重大的选择——反腐。当时,社会思想比较混乱,舆论斗争比较尖锐,我认为这时国有企业除了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外,应该承担起参与舆论斗争的政治责任。所以,有了成立中信改革发展基金会的想法。2013年,我们开始酝酿和筹备基金会。2014年,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正式成立。
我又从经济战线转到了理论战线。以前和商界朋友叫“呼朋唤友”,现在跟理论界叫“称兄道弟”。我为中信基金会制定了三条宗旨:坚持实事求是,践行中国道路,发展中国学派。坚持实事求是是成功的关键,同时,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一定要坚决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学派强调理论建设和学术要求,我们不仅要发展哲学上的中国学派,政治学上的中国学派,在经济建设上也要发展中国学派。现在,基金会成立快5年了,这是一个虽然艰苦但有意义的事情。
孔丹谈“为何不愿意从政”:枪打出头鸟
凤凰网财经:回顾这些年的经历,您个人有什么遗憾?
孔丹:我个人喜好过率性的生活,希望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很多转折根本就意料不到。我不得不承认,实践把我塑造成了一个国企干部。我不像很多企业家会说自己成功,我大概一辈子都是“败中求胜,转危为机”。
我很多事都被推着走。光大信托不是我拉的屎,我得去擦屁股;中信银行不良贷款是长时间发展积累下来的风险问题,它也不是我直接造成的;泰富危机并不是我惹的祸,但我们最终还是救了它。很多事情不是你想不想做,而是被逼着去应对。
你还年轻,当你到一定年龄后可以设想下,哪些事是你特别想做的、主动想做的,一辈子很难。我可能就一件事是我主动想去做的,没有去搞理论,先做了官员从政了,后来,我不愿意从政了去企业了,这是我真正的选择。
很多朋友认为我是一个从政的料,为什么我不想从政?因为枪打出头鸟了。我曾经为别人去申诉,不应该把“三种人”的帽子扣在一批人士身上,但最终我再次成了出头的椽子了。在文革初期我虽然有错误,后来也都纠正了,而且这都不是我们的初心。
孔丹回应“秦孔之争”:骂粗口这都是造谣我和秦晓还是发小
凤凰网财经:您觉得外界对您有什么误解?比如2012年爆发的“秦孔之争”。
孔丹:这个事情我完全没有意料到,我也把我的很多想法给领导进行了沟通。大家可能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有一定分歧。我也借此说,网上盛传的关于我们吵架或说我骂脏话,这绝对是造谣,是污蔑。我有一段时间很愤怒,后来,我明白了,网上有一个特点,越去辩解,人家越会抹黑你,我就不怎么在意了。
我和秦晓是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有些意见分歧比较大,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关系,我们还是发小,现在我们也有一些联系。我既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我是实事求是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