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重磅楼市新政将影响几何? 深圳楼市新政
作者:chunzhi 发布时间:2023-11-23与此前相比,深圳取消了“实际成交总价750万元以下(含750万元)”这一价格限制条件,仅保留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和单套住房面积两个条件。这无疑扩大了享受优惠政策普通住房的范围,可以使更多购房家庭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降低购房成本。
对此,严跃进表示,深圳此次调整普通住宅标准符合预期。深圳此前的普通住宅标准与实际房价水平不符合,导致“普通住宅被认定为非普通住宅”。此次调整后,普通住宅认定不再看总价了,税费等方面可以享受利好。
此外,严跃进还表示,深圳率先调整普通住宅标准,其他几个一线城市也可能将进行调整。
目前,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仍执行此前的普宅标准。以北京为例,执行的是2014年普宅标准:五环内为单价39600元/平方米、总价468万元;五环到六环为单价31680元/平方米、总价374万元;六环外为单价23760元/平方米,总价281万元。单价、总价两个标准符合其一即可。
普宅与非普宅标准影响首付比例。根据相关政策,当前北京首套普通住宅首付比例为35%,非普通住宅40%;二套房普通住宅首付比例是60%,非普通住宅首付比例高达80%。
政策叠加有助激发潜在刚性和改善性需求释放
深圳一晚释放两个楼市重磅政策,将对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镜鉴咨询创始人张宏伟表示,深圳调整普宅认定标准,降低了刚需或者首改群体的交易税费成本。同时,二套房首付比例的降低,加上前期“认房不认贷”政策的落地,有利于整个深圳置换改善链条的盘活。
深圳此前的楼市政策效应逐渐减弱。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中,深圳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均下降0。5%。
杨红侠认为,今年9月份以来,房地产市场支持类政策密集出台,此次深圳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并调整普通住房认定标准,向市场释放了积极信号,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激发潜在的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促进深圳房地产市场回暖。
不过,张宏伟指出,深圳市场有可能会释放一两个月的行情,但整体来看,深圳调控政策仍然执行比较严格,再加上当前经济和收入信心还没有完全恢复。所以,整个交易量的持续性有待进一步观察。